课程视频
课程简介

《循环系统疾病》课程介绍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重庆医科大学自2011年起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基础-临床全线融合课程整合探索,成立了卓越医师教育试点班,成效显著,并于2012年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2014年12月,国家六部委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会议决定开展“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学校决定2015年启动“5+3”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整合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 《循环系统疾病》作为此整合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本,参照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按照“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诊断到治疗”的顺序对循环系统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内容涵盖了包括解剖、组胚、生理、病理、病生、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影像和药理等循环系统相关知识。教材体例包括系统总论、系统疾病、综合案例分析,主要疾病前设计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每章后附有小结及思考题以便于学生复习。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主编负责制,并组织基础与临床教师的面对面交流及稿件的交叉互审,以避免重整过程中知识点的遗漏或重复。该书经过了多次修改与审阅,力求定义准确、概念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表达简练准确及知识点完整连贯。 目前,《循环系统疾病》教材第一版已于2017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从2015级“5+3”教学班开始,使用新教材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重庆医科大学“以器官系统为主线”课程教学循环系统系统疾病整合课程组于2016年新成立,由心血管内科罗素新教授担任组长,心胸外科蒋迎九教授、血管外科赵渝教授担任副组长。课程组成员包含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病理教研室,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影像科,儿童医院等多家教学单位的40余名老师。并随着教学改革全面开展,课程组不断吸收、培养新的教学师资,组织高年资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包括修改教案讲稿和PPT,以及对其教学方法和授课进行技巧行指导。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安排每日一位授课教师进行试讲,要求与其内容相关专业老师均必须出席并提出建议。最终,所有授课教师均顺利通过课程组试讲,并整合相关老师意见,在课程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授课对象: 从2015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班级开始,按照学校教务部门的统一安排,对相应班级学生进行整合医学课程授课。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循环系统疾病”课程按 171 学时授课,课堂讲授理论课 95 学时,实验课 76 学时。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按照教学大纲和临床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采用课堂讲授、微课教学、文献学习及自学等多种形式,对相关内容做到了解、熟悉和掌握。 1.理论课教学,实行大课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课时数以及教学理念严格按照教材和大纲要求,老师们备课认真,并结合现化手段多媒体等进行授课,重点、难点突出,受到学生的好评。同时,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及建议进行讨论总结,及时给予回复及改正。 2.实验课教学,实行临床见习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推行PBL、CBL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实际诊疗情况。教师以引导讨论为主,多让学生发言。对于一些对图像化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如心电图、心肺复苏、心脏影像学检查等,可利用教务处的虚拟仿真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手段进行示教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临床,多接触病例,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3.积极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循环系统系统疾病整合课程组积极推进本课程微课、慕课建设。计划录制微课共计约30个课时左右,预计350-400分钟。目前全部微课已拍摄完成,并已上传至大学公共教学平台,对学生开放。 考核方式: 1.全面推行新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循环系统疾病课程组于本学期开学前制定了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案,对考核形式、考核方法、计分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由见习带教老师完成。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一阶段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60%。形成性评价由课堂作业、课堂表现、课堂考勤等多方面组成。拟改变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制,采用多次、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手段。 2.以试题库建设为契机,逐步实施教考分离。本课程组将组织人力开始建设循环系统疾病的题库,并根据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反馈,不断出新的题目,扩充题库题量。本学期命题、组卷仍按专业进行的,各专业、各章节按照授课学时数进行分配出题分数,各专业认真组织命题。同时将各位老师所出试题导入学习易考题库,利用题库进行智能化组卷、在线考试。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5+3”医学整合课程教材-《循环系统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主编:罗素新。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们参考了2015 版临床执业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本科5 年制或 7 年制最新版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放射诊断学》等教材。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各亚专业学科部分经典著作及最新文献。使用较多的参考书目如下: 1. 临床执业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15年出版。 2.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Brunton L,Chabner B,Knollman B . Goodman and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2th ed.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11. 4. Katzung BG, Masters SB, Trevor AJ.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12th ed.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12. 5. Harvey RA, Clark MA, Finke R, Rey JA, Whalen K. 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 5th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2. 6. Stevens, John W. Heath. Wheatear’s Functional Histology: A Text and Colour Atlas, 5th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 7. Dongmei Cui, M.S. Atlas of Histology with Functional and Clinical Corrections.︳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Wolters Kluwer, 2011. 8. Sadler TW. Longman’s Medical Embryology,13th. Maryland,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14. 9. 杨思源,陈树宝.小儿心脏病学,第四版.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0.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八版.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1. 孙锟,沈颖.小儿内科学,第五版.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2. Myung K, Park. Pediatric Cardiology for Practitioners.(实用小儿心脏病学),第五版.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3. 陈孝平.外科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14. 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 15. 汪忠镐. 血管外科学. 杭州: 浙江科技出版社, 2010年. 16. 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pane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9th ed: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hest, 2012, 141 (2 Suppl). 17.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您没有权限访问该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