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附件2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22年10月9日
课程名称 | 《外科学》 |
授课题目 | 股骨头坏死 |
授课教师 | 陈世荣 |
授课对象 | 2020级康复本科(学生人数65人) |
学 时 | 1学时 |
教 材 | 《外科学》第九版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熟悉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技术。 3、了解股骨头区域的血供及解剖特点。 思政目的: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的学习,提升同学的责任心、关注骨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 |
教学重点: 1、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技术。 2、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 |
教学难点:股骨头区域的血供及解剖特点。
解决方案:通过课本知识与临床结合,使用大量临床图片及影像学资料,配合教具及模具、多提问,启发式教学以解决以上问题。
| |
外语要求: 掌握重点词汇的英语表达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股骨头坏死) | |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图片及临床举例。 | |
参考资料:《外科学》第九版;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S.Terry Canale[美]主编,卢世壁主译 |
-1-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方法
| 课程思政 | 时间分配 | |
一、定义: 股骨头坏死为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病人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二、病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缺血性骨坏死,骨组织局部缺血性改变,使骨组织失去血液供应或其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骨系统的细胞死亡和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也称为无菌性骨坏死或无血管骨坏死,实际上是由于骨缺血造成的骨梗死。 三、发病机制 1.脂肪栓塞 栓子可来源于脂肪肝、血浆脂蛋白、脂肪性骨髓或其他脂肪组织分解物。过量糖皮质激素及乙醇摄入可造成脂肪栓塞,骨髓内骨细胞被脂肪组织占据,可使髓内细胞死亡。 2.骨内血管损害及骨内高压 软骨下骨及骨松质内小动脉结构破坏,发生血管炎,骨内静脉回流受阻,骨内高压而引起骨坏死。 股骨头颈的血液供应 供应股骨头、颈的共有四个来源: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闭孔动脉 股骨滋养动脉 其中以旋股内侧动脉最为重要。
病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