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22年11月15日
课程名称 | 外科学 |
授课题目 | 颅内压增高;脑疝 |
授课教师 | 刘国栋(主任医师) |
授课对象 | 2020级康复本科 |
学 时 | 3学时(120min) |
教 材 | 外科学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解剖基础、常见病因和病理生理。 2.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定义。 3.掌握脑疝的临床表现。 4.熟悉脑疝的分型、各自临床特点。 5.了解颅内压增高的诊治原则;脑疝形成的机理。 思政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为医学发展而奋斗的精神 2、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 |
教学重点: 1.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2.脑疝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小脑幕切迹疝病情发展中的临床表现。
| |
教学难点: 1、颅内高压的生理性和病理性调节代偿机制。 2、脑血流量的调节,颅内压增高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 |
外语要求: 掌握重要专业术语的英文如: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Cushing Reflex,Brain Hernia
| |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提问式教学法,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以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系统讲解颅内压增高;脑疝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引导学生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辅助手段:以 PPT 课件为主线,合理配以病例视频、图片、表格,采用现场教学手段,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达成知识教学目标;同时融入课程思政,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激发自我奋斗精神,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
参考资料: 1、 《外科学》(第九版). 2、实用外科学(第14版)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2版) |
-1-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方法 | 课程思政 |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 |
第十九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引言 以华佗、曹操的故事介绍神经外科发展史,以“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事迹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
一、概述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二、颅内压的形成和正常值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正常颅内压为70-200mmH2O。 三、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1.血压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有下降;呼气时压力略增高,吸气时压力稍降。 2.将静脉血排挤到颅内血液循环外调节颅内压。 3.最主要的调节机制是脑脊液分泌的减少和吸收的增多。 四、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 2.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 3.先天性畸形是颅腔容积变小 五、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一)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2.病变的扩张速度 3.病变部位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5.全身系统性疾病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脑血流量(CBF)=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血管阻力(CVR) 2.脑组织移位和脑疝 3.脑水肿 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4.库兴(Cushing)反应 5.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6.神经源性肺水肿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 一、概述 颅内压增高时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颅内占位病变的患者,往往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二、颅内压增高的类型 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2.局灶性颅内压增高 分类: 根据病变发展的快慢不同,颅内压增高科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1.颅脑损伤 2.颅内肿瘤 3.颅内感染 4.脑血管疾病 5.脑寄生虫病 6.颅脑先天性疾病 7.良性颅内压增高 8.脑缺氧 四、临床表现 1.头痛 以胀痛和撕裂样痛多见。 2.呕吐 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 以上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症”。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5.其他症状和体征 五、诊断 (1).临床体征 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的“三主症”。 (2).影像学检查 如CT、MRI、头颅X摄片。 (3).腰椎穿刺检查车脑脊液压力。 六、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 2.病因治疗 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应考虑性病变切除术。 3.降低颅内压治疗 4.激素应用 5.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 6.脑脊液体外引流 7.巴比妥治疗 8.辅助过度换气 9.抗生素治疗 10.症状治疗 抽搐发作的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烦躁病人给予镇静剂。
第三节 脑 疝 一、解剖学基础 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上及幕下腔,幕下腔容纳脑桥、延髓及小脑。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容纳左右大脑半球。 二、概念 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压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brain hernia)。 三、病因及分类 四、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瞳孔变化;运动障碍;意识改变;生命体征紊乱。 2.枕骨大孔疝 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五、处理 在作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性降颅内压药物,当确诊后,根据病情迅速完成开颅术前准备,尽早手术去除病因。 1.侧脑室外引流术 2.脑脊液分流术 3.减压术 【本课程的总结】 本次课程围绕典型病例,运用多媒体、相关病例、医学图片资料等辅助手段,以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系统讲解了了解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解剖基础、常见病因和病理生理;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定义;脑疝的临床表现;脑疝的分型、各自临床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 引言思政元素:以华佗、曹操的故事介绍神经外科发展史,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
以“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事迹 思考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医学生在实现健康中国中的责任和担当以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结合临床病例,并结合启发式教学。脑疝患者救治争分夺秒,歌颂医生不辞辛苦的奉献精神
结合临床病例,并结合启发式教学。脑疝患者救治争分夺秒,歌颂医生不辞辛苦的奉献精神
| 总共120分钟
共40分钟 共4min 以一个经典的古代临床病例引出课程内容(PPT展示该典型病例),启发学生思考,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出颅内压概念。 以当代卫国英雄的受伤及手术案例,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出颅内压得治疗手段,为后面课程做铺垫
6分钟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定义 4分钟
6分钟
4分钟 了解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病因
8分钟 了解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病理生理
8分钟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共40分钟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8分钟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6分钟
8分钟
共4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16分钟 8分钟 掌握脑疝的临床表现。 8分钟
4分钟
| |
| 思考题: 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 | ||
| 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