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23年 3月15日
课程名称 | 《外科学》 | |||
授课题目 | 阑尾疾病 | |||
授课教师 | 唐云昊(副主任医师) | |||
授课对象 | 2020级影像本科(学生人数186人) | |||
学 时 | 1学时 | |||
教 材 | 外科学(第9版) | |||
教学 目的 要求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 熟悉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同理心,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职业使命感。 | |||
课程 思政 设计 思路 | ||||
教学 重点 难点 | 一、教学重点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难点 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 |||
教学 方法 手段 | 1、教学方法:采用提问式教学法,通过现场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以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系统讲解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引导学生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辅助手段:以 PPT 课件为主线,合理配以病例视频、图片、表格,采用现场教学结合网络微课等混合式教学手段,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达成知识教学目标;同时融入课程思政,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激发自我奋斗精神,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
外语 要求 | 掌握重要专业术语的英文如: appendix, McBurney, periappendicular abscess, abdominal pain | |||
参考 资料
| 1、外科学(第9版) 2、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 | |||
基本内容 | 思政 元素 融入 |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 ||
前 言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大多数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时诊断相当困难,处理不当时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 一、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 阑尾特点:位于右髂窝,长约2~20cm,直径约0.5~0.7cm,其根部位于盲肠末端,体表投影于麦氏点,位置多变,症状略有不同。(解剖图示例) 解剖类型有六种:1回肠前位2、盆位3、盲肠下位4、盲肠外侧位5、回肠后位6、盲肠后位。(解剖图示例) 阑尾血供:动脉系回结肠动脉分支,为一种无侧支的终末动脉。静脉与动脉伴行回流入门静脉,淋巴管与系膜血管伴行到回结肠淋巴结。(解剖图示例解释其为什么易出现坏疽原因)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脊髓节段的第10、11胸节。(解释急性阑尾炎为什么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为阑尾炎特征性腹痛奠定基础) 二、急性阑尾炎 1、病因 (1)阑尾管腔的阻塞。 (2)细菌感染。 (3)其他。 2、临床病理分型及转归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 转归:炎症消退、局限化、扩散。
三、临床表现 (1)症状:急性阑尾炎早期80%有转移性腹痛,6-8小时后炎症累及浆膜出现定位症状。以定点压痛为特征。可有轻度消化道症状,有轻度腹痛,梗阻性者可剧痛。中毒症状、腹膜刺激征不明显。 (2)体征: A、右下腹固定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 B、腹膜刺激征象。 C、右下腹部包块。 D、间接体征。(诊断性试验阳性、直肠指检) (3)辅助检查: A、血尿便常规。 B、影像检查:腹部立卧片、B超声、CT。 C、腹腔镜探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A.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 B.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以右下腹最为明显。 C.必要的辅助检查。 (2)鉴别诊断 A、外科疾病 B、泌尿系疾病 C、妇产科疾病 D、内科疾病 五、并发症: 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门静脉炎。 六、治疗: (1)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 A.手术选择:原则上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B.术后并发症。 (2)非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 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 接受手术治疗前后;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尚未确定; 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形成炎性肿块等有手术禁忌证者。 第二节 特殊类型阑尾炎 一、婴幼儿急性阑尾炎: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极少、因不能提供病史,早期表现无特殊性,故术前难早期确诊,穿孔率高达80%,死亡率很高。 二、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痛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差,主诉常欠清,体征不典型。 三、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1)妊娠中期子宫的增大较快,盲肠和阑尾被推挤向右上腹移位,压痛部位随之上移,炎症发展易致流产或早产,威胁母子安全。 (2)治疗以早期阑尾切除为主,妊娠后期的腹腔感染难以控制,更应早期手术。围手术期应加用黄体酮。 四、AIDS/HIV感染病人的阑尾炎 免疫力低下,原则上手术治疗。 本课程的总结 诊断流程图总结本课程。 |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通过现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到该疾病就在身边,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产生共情。
插入医学史上对阑尾解剖生理认识的过程,揭示医学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通过对疾病逐步的认识,引导学生产生战胜疾病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插入阑尾炎手术发展的历程,揭示任何医学上的突破,都是在不断总结积累的基础上取得的,鼓励学生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开拓进取。
当前医学发展的阶段,对疾病的诊治除了要求标准化,还要求个体化。结合特殊类型的阑尾炎,有典型推演至特殊,提高学生个体化治疗的意识。
引用比尔罗特的语录,鼓励学生不忘初心,弘扬医务人员不计私利,勇于奉献的精神。 | 2分钟: 通过现场调查或举例引出、概述阑尾炎的基本情况。
3分钟: 以图例展示阑尾的解剖特点。
2分钟: 结合解剖及生理特点分析病因。
4分钟: 图文的形式直观感受四种大体病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
2分钟: 动态图演示转移性腹痛特点及机制。
4分钟: 利用图片形式讲解重要体征及特殊体征。
4分钟: 图片展示阑尾炎在CT上的典型表现。
4分钟
5分钟: 利用术中典型图片分析需鉴别疾病特点。
2分钟
4分钟: 图片讲解手术步骤及术中注意要点
2分钟
2分钟 | ||
课后 作业 | 1、急性阑尾炎诊断依据包括哪些? 2、是否所有的阑尾炎患者都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 | |||
| 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王继见 丁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