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眼科学

授课题目

葡萄膜病、玻璃体病

授课教师

许燕(副主任医师)

授课对象

2021级影像系

  

2学时(80min

  

9版眼科学(主编赵堪兴,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掌握前部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掌握交感性眼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4、熟悉VKH综合征、白塞氏病的全身及眼部临床表现;

5、了解葡萄膜炎的病因及分类;

6、熟悉玻璃体混浊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

7、了解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科研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

2、玻璃体混浊的症状、体征及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

1、葡萄膜炎的病因及分型。

2、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分级。

外语要求:

掌握重点词汇的英语表达 葡萄膜炎(uveitis),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s, KP),前房积脓(Hypopyon),瞳孔闭锁(Seclusion of pupil),瞳孔膜闭(Occlusion of pupil),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玻璃体病

Vitreous Disease),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detachment of vitreous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模具、图片采用启发式、举例式、互动式教学;通过典型病例,视频进行理论讲解和思政教育。

参考资料:

1. 临床执业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16

2. 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中册

3. General Ophthalmology,Daniel Vaughal,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内容、方法

课程思政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一、    

 简单回顾葡萄膜的解剖组织学要点

1.解剖特点: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组织密切相联,来自同一血供

2.富含血管,既提供营养又易发生免疫性疾病

3.富含色素及相关抗原,视网膜及晶状体也含多种致敏抗原

二、定义

是眼内炎(Introocular Inflammation)的总称,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常累及双眼,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是致盲眼病之一。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性:外源性:微生物直接侵犯;内源性:感染诱发抗原抗体反应及补体复合物沉积;分子模拟:病原体与人体和眼组织的交叉反应引起的免疫反应和炎症

2.非感染性:

自身免疫:正常眼组织含多种致葡萄膜炎症的抗原

氧化损伤机制:氧自由基代谢产物增加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和葡萄膜炎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前列腺素、白三烯等,例如在手术、外伤、理化、药物刺激等情况下

免疫遗传机制:人体白细胞抗原HLA有关

四、分类

病因分类:感染性、非感染性

临床病理分类:肉芽肿性、非肉芽肿性

部位分类: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

病程分类:急性(小于3月)、慢性(大于3月)

五、虹膜睫状体炎(重点讲解)

临床表现:症状: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 

体征: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房水闪光(Tyndall现象)

      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细胞

虹膜改变 :虹膜前、后粘连,膨隆,结节

瞳孔改变 :梅花瞳、膜闭、闭锁

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炎细胞及渗出、虹膜周边前粘连、

小梁网炎症、瞳孔闭锁阻断前后房交通

        并发性白内障:房水改变,前列腺素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低眼压及眼球萎缩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询问病史、病原学检查

鉴别诊断(图表)

治疗:对症治疗为主

散瞳:防后粘连,抑制炎症,减少渗出  缓解疼痛;

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病因治疗

 治疗并发症

六、中间葡萄膜炎

症状:飞蚊症、视物模糊及视力下降

体征:玻璃体雪球状混浊,雪堤样改变(Snowbank)

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

七、后葡萄膜炎

症状:飞蚊症、视物变形及视力改变

体征:偶见KP、可见玻璃体混浊 可见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血管炎

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

八、特殊类型葡萄膜炎

Vogt-小柳原田病
  Behcet病
  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前葡萄膜炎
  交感性眼炎 (sympathetic ophthalmia)

定义:是指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侧眼则称为交感眼。

临床表现:多有外伤或手术史,可表现为任何部位的葡萄膜炎,也可出现一些眼外病变 

预防和治疗:

1. 正确处理眼球穿通伤

2. 诱发眼处理

3. 治疗:大量皮质类固醇、散瞳

Fuchs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玻璃体病

、概述

二、玻璃体的年龄性改变

1、组织病理改变

2、玻璃体后脱离

3、飞蚊症

4、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异常

5、玻璃体变性

三、玻璃体积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而异

少量出血:可有飞蚊症,视力无影响

大量出血:视力急剧下降,甚至降为光感

可有引起出血的原发病的表现

   3、诊断

   4、治疗

药物治疗:止血药、透明质酸酶、尿激酶等;

物理治疗:超声波、激光等;

手术治疗:可用于3月以上仍不吸收的单纯性积血,或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的积血

四、玻璃体手术

手术适应症:前部、后部

晶状体及其手术相关适应症

视网膜血管病的并发症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复杂眼外伤、球内异物、眼内炎

其他眼病:如恶性青光眼

 

 

 

 

 

 

 

 

 

 

 

 

 

 

 

 

 

 

 

 

 

 

 

 

 

 

 

葡萄膜炎很多与全身疾病相关,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病史的询问,树立疾病诊疗的整体观。

 

 

 

 

 

 

 

 

 

 

 

 

 

 

 

 

 

 

 

 

 

 

 

 

 

 

 

 

 

 

 

玻璃体切割手术在眼科属于4级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以后同学们成为医生后,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定要重视基础操作的练习,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进一步学习更高难度的手术和操作。

共5min

先通过回顾葡萄膜的解剖组织学要点,使同学们对于后续的讲解更好理解

1min

 

 

共4min

(结合解剖特点讲解病因及发病机制及其不同的分类标准)

 

 

 

 

 

 

 

 

 

共25min

虹膜睫状体炎为本次课程的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典型图片等使同学们理解该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同时加入思政内容,讲述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树立整体观,要了解局部表现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且强调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5min

强调中间葡萄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共5min

强调后葡萄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共15min

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与全身疾病相关,在了解眼部表现的同时,要知晓患者眼部以外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对于特殊的葡萄膜炎要了解治疗手段的区别。

 

 

 

 

 

共20min

5 min

结合玻璃体的解剖特点,讲解玻璃体年龄性改变的特点

 

5 min

结合病例及图片简介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0 min

通过手术视频向同学们展示玻璃体手术,并讲解手术适应症等。讲解时融入思政内容,玻璃体切割手术较为复杂,学习周期较长,同学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该重视基础能力的积累,量变达到质变。

 

 

本课程的总结:

    本节课程主要是学习葡萄膜炎,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重点掌握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鉴别诊断,玻璃体混浊的症状、体征及鉴别诊断,培养学生眼科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思考题:

  1.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结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
  2. VKH综合征、白塞氏病的全身及眼部临床表现
  3. 交感性眼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4.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

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