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23年9月15日
课程名称 | 麻醉学 |
授课题目 | 手术病人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
授课教师 | 陈玉培(主任医师) |
授课对象 | 2020级临床本科二系,2020级儿科学本科 |
学 时 | 2学时(80min) |
教 材 | 麻醉学 第4版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手术病人术前病情评估和准备的流程与方法,提高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安全性,促进病人的快速康复。 要求:1.掌握麻醉和手术前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和基本内容。 2. 掌握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价。 3. 掌握麻醉和手术前准备的要点。 4. 了解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常用药物。 二、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从导入的病历CASE4病史遗漏环节(未记载有甲亢病史)谈起,强调疾病治疗时应有整体意识,培养学生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专科治疗与围术期安全的相关问题,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2.从术前访视的追问病史环节,强调麻醉医生的沟通技巧,站在患者的角度询问,要耐性细致的询问,深度挖掘病人的病情(有些病人有隐瞒病史的情况),保护隐私,做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关注病人的预后和快速康复情况,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三、能力目标 1.分析问题能力:从ASA分级入手,以高血压的发展进程等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更好地掌握ASA分级方法及临床意义。 2.临床思维能力:以临床病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麻醉中发生心跳骤停原因以及正确快速的处理方法。 | |
教学重点: 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的意义及准备流程 | |
教学难点: 麻醉和手术前病情的评估和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价并应用于临床 | |
外语要求: 掌握重点词汇的英语表达(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健康状态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health classification,ASA分级) | |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以 PPT课件为主线,合理配以动画和板书,把课堂讲解与多媒体演示有机结合。并借助智慧教室、网络教学平台、问卷星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 |
参考资料:
|
-1-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方法 |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 ||||||||||||||||||||||||||||||||||||||||||||||||||||||||||||||||||||||||||||||||||||||||||||||||||||||||||||||||||||||||||||||||||||||||||||||||||||||||||||||||||||||||||||||||||||||||||||||||||||||||||||||||||||||||||||||||||||||||
【手术前病情评估目的与准备的意义】 一、 术前病情评估的目的 为什么要术前评估? 评估的目的与意义:保证病人安全耐受拟实施手术所需的麻醉,影响与改善围术期治疗,降低或避免围术期风险,提高围术期安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ERAS)。 二、术前病人评估方式 何时进行术前评估? 1.术前访视 (1)计划手术:术前一天访视。介绍我科的计划手术术前访视各级医师职责与流程 (2)急诊手术:即刻评估 (3)高危、特殊患者:术前多学科共同评估与准备 2.麻醉门诊 (1)对象:住院患者、日间手术患者、舒适医疗需求患者、麻醉后患者 (2)内容:麻醉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指导、麻醉预约、麻醉前准备、术后随访、术后恢复指导…… (3)获益:降低手术取消率、提高手术周转率、降低围术期风险…… 三.术前病情评估内容
【术前病情评估流程与方法】 如何进行术前评估? 一. 术前病情评估流程
(1) 看:阅读病历,了解外科、内科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在实验室检查方面,除了常规检查如三大常规、ECG、血生化、胸片和感染性疾病外,还要视合并的内科疾病与症状针对性地做一些选择性的特殊检查如:血气、血糖、D-二聚体、内分泌指标、24小时动态ECG、喉镜/纤支镜、下肢超声、CTA等等。 (2) 问:根据十大病史一次追问病人的病史情况并记录-现病史、既往史、麻醉与特殊用药史、过敏史、外伤手术史、个人史、输血史、婚育史、家族史、预防接种史。在新冠肆掠的当下,尤其要注意个人的流行病学追问,以避免新冠的传播。 导入CASE 4 患者,女性,36岁,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历记载无特殊既往病史。术毕拔管后烦躁、自感呼吸困难、HR190次/分,对症处理好转。好转后追问病史:甲亢5年,未规律用药;检查T3、T4均超过正常水平10倍以上。术后补充诊断:甲亢,甲亢危象 分析Case4 发生甲亢危象原因:1.病历中未记录有甲亢病史;2.临时加的手术,未访视;3.患者年轻女性,望其一般情况较好,麻醉医生未做到麻醉即刻前访视,未追问病史及体检(该病人颈部有肿大)。说明十大病史逐一询问,有助于改变病人治疗策略,保障病人围术期的安全。 思政教育1: CASE 4病历中未记载有甲亢病史,提示外科医生仅关注专科情况,而未关注病人的整体情况(内科病史情况),因此作为医学生应该培养疾病治疗的整体意识,处理好专科治疗与围术期安全的相关问题,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思政教育2:追问病史的讲述中强调麻醉医生的沟通技巧,站在患者的角度询问,要耐性细致的询问,深度挖掘病人的病情(有些病人有隐瞒病史的情况),保护隐私,做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关注病人的预后和快速康复情况,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在此加强同学们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思政教学,强调把病人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病人为先。 (3) 查: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气道评估 (4) 评:麻醉和手术风险的评估--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health classification,ASA分级
(5) 围术期镇痛评估 (6) 知情同意:沟通麻醉与手术的必要性、风险与处理预案;患者及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二、术前病情评估方法 1. 总体评估:包括病人自身条件、全身情况、并存疾病与器官功能、手术复杂性(手术部位、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2.系统评估:要对各个系统尤其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评估 (1)心血管系统风险评估 1)心功能评估:体力活动试验、屏气试验
2) 心脏风险评估: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Goldeman cardiac risk index,GCRI)、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GCRI)
GCRI评估中有28分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是可以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治疗而得以纠正的,病情改善后可使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性降低。
3)高血压病人风险评估:SBP>200mmHg,DBP>115mmHg时,应将血压控制在180/110以下再考虑择期手术。 4)冠心病病人风险评估: ① 风险因素评估
② 功能耐量评估: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s of Task,,METs)
③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部位、出血量、手术时间…
(2)呼吸系统风险评估 1) 危险因素评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