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23年12月04日
课程名称 | 麻醉学 |
授课题目 | 围麻醉期栓塞综合征 |
授课教师 | 陈贵珍(副主任医师) |
授课对象 | 2020级临床本科二系及2020级儿科学本科 |
学 时 | 1学时(40min) |
教 材 | 麻醉学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 围麻醉期栓塞的高危因素和临床意义。 2、熟悉 围麻醉期栓塞(脑栓塞、肺栓塞)的常见原因和分类。 3、掌握 围麻醉期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通过脑栓塞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向学生传达围术期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 2、通过栓塞的治疗措施,让同学们认识到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3、通过围术期过程的梳理,树立预防大于治疗、注重术前评估的意识。 三、技能目标 1、准确识别围术期栓塞的高危患者并积极预防 | |
教学重点: 1. 围麻醉期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 |
教学难点: 1、 围麻醉期栓塞的常见原因和分类 | |
外语要求: 掌握重要专业术语的英文如: Embolism,Embolus,Cerebral embolism,pulmonary embolism(P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 |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提问式教学法,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以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系统讲解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辅助手段:以 PPT 课件为主线,合理配以病例、图片,采用现场教学结合网络微课等混合式教学手段 | |
参考资料: 1、临床麻醉学 第4版 2、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 3、Miller anesthesiology 8th edition
|
-1-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方法
| 课程思政 |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 |
一、 临床病例导入 病例:以临床上2例患者的术前检查为引言,提出问题: 问题(1)作为麻醉医生,你觉得这2例患者围术期最担心发生什么?如果发生,如何确诊?如何治疗?
二、栓塞概述 1. 栓塞(embolism)的定义: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2.简介栓塞的分类 2.1根据栓子的不同 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 2.2根据栓塞部位的不同 动脉系统栓塞(脑、肾……),静脉系统栓塞(肺)
三、静脉系统栓塞(静脉系统的栓塞最后都体现到肺栓塞,因此即讲肺栓塞) 1.定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83%),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 2.介绍肺栓塞的流行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