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1、主要目标 本教研室主要培养牙周病学专业人才,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将与国际国内牙周病学专业院校及机构密切合作,逐步扩大影响力,力争使本课程达到全国牙周病学课程领域一流水平。 2、主要内容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主要临床学科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以及牙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牙周组织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牙周病学系统讲述了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各类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计划的拟定、治疗方法、预防,疗效维护、牙周病与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等。学生通过对牙周黏膜病学治疗是对口腔医学生和口腔医师的最基本要求。通过临床学习和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授系统理论外,还将介绍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为本科生毕业后继续再教育奠定基础。 牙周黏膜病学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为:本科第四学年下期总学时64学时:其中包括系统理论课32时,实验课 32学时;本科第五学年为临床实习,时间为4周。 绪论,牙周病流行病学及病因:6学时 牙周病临床表现及病理:2学时 牙龈病:4学时 牙周病:6学时 牙周医学及预后、治疗计划:4学时 基础治疗:4学时 牙周药物及手术治疗:6学时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1、授课教师 黄姣、向学熔、李丛华、叶国、刘文钊、赵美林、潘兰兰、周金敏教学秘书:白远亮,丁进 2、授课对象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本科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专业课,考试科目,总学时64,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1、授课形式: 多媒体授课 2、考核方式: 考试内容主要是理论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以及考勤成绩三部分。 理论课程考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闭卷考试形式在期末举行考试(占70%); 平时成绩:1.平时作业:不少于3次。2.综合性大作业:测试或案例分析1次。(占20%) 考勤:每学期至少5次(1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参考书目 (1) Periodontal Therapy: Clinical Approaches and Evidence of Success.Myron Nevins, James T. Mellonig.1998,Volume1 (2) Clinical periodontology.Carranza.edition 9. (3)《口腔临床药物学》,第3版,史宗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4)《中华口腔科学》王翰章主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5)《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6)《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7)《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风主编,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8)《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马绪臣主编,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 第一章:牙周病学绪论: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的流行病学
- 第二章:牙周病的病因(et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 )
- 第三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symptoms and clinical path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
- 第四章:牙龈病
- 第五章:牙周炎
- 第六章: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 第七章:牙周病的预后、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 第八章: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 第九章:牙周基础治疗(initial phase )
- 第十章:牙周病的药物治疗、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 第十一章: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prevention and maintanence of periodontal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