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开课对象、适用范围和授课教师: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医学影像系五年制学生,教师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影像诊断学一包括总论和胸部、腹部放射影像学的教学工作,大课教师均有讲师以上的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放射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五年制医学影像学系学生能对全身各个系统放射影像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能掌握正常和异常的表现以及常见基本的典型放射影像学征象,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习与考核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用混合式方式进行考核。 成绩构成及比例:最终成绩=在线成绩×20%+任务成绩×10%+表现成绩×10%+期末成绩×60% 教材与参考书目及相关的资源网站: 教材: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站:http://cqmu.fy.chaoxing.com/portal 参考书目 1. 戴建平,马大庆,李坤成.《医学影像检查程序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2. 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3. 李铁一.《现代胸部影像诊断》,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4. 张兆琪.《心血管疾病64排CT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5. 张兆琪.《心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放射影像诊断学一为必修考试科目,总学时 104;其中含理论学时 66;临床示教学时 36;自主学习学时 2教学方式 目前放射影像诊断学的授课形式为大课理论教学自主学习加小课示教,理论教学以讲授理论为主,示教重在实践,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教学图片增加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PBL CBL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课程视频
课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