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着重讲授的内容:(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如人类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基本特征、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环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人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的特征等;(2)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包括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基因水平上相互作用研究的应用;(3)健康危险度评价;(4)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大气卫生、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土壤卫生;(5)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家用化学品卫生;(6)环境相关疾病,如环境污染与公害病、环境污染与致癌、致畸、致突变危害、微量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等;(7)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科学阐述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吕波;姚永革;黄湫琪 授课对象班级:2017级预防医学本科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大课; 学时学分:理论学时:48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实际讨论、学生自学为辅。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并且作为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在考题中既有客观题又有应用与分析题,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环境卫生学。杨克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参考书目: 1.杨克敌,鲁文青.现代环境卫生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詹平.环境卫生学案例版[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杨克敌. 环境卫生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蔡宏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环境卫生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陈学敏. 环境卫生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陈学敏. 环境卫生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