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1》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1.急诊医学的范畴涉及多个专科,具有急迫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腹症、多发伤的诊断与急救原则、急性中毒等相关内容的理论学习。 2.在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的学习将在认识各类急诊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过程中使学员逐渐形成更适合临床的逆向思维方式,初步建立边救治、边观察、边诊断的急诊思维模式,逐步培养学员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已学习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和见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1、授课教师:刘琼教授、周发春教授、张丹副教授、余应喜副主任医师、徐昉副主任医师、何发明副主任医师、万东副主任医师、刘景仑主治医师、赵林主治医师、郭睿主治医师、范晶主治医师、沈娜主治医师、。 2、授课对象:2013级临床医学。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1、课程类型:大课。 2、学时学分:大课32学时。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1、授课形式:中文+中英文双语教学。 2、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急诊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张彧;副主编:李春盛、姚咏明。2010年5月第一版。 2、参考书目: 《急诊医学2》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1.急诊医学2的范畴涉及急诊科常见的高危临床症状表现及常见的中毒、过敏等疾病,具有急迫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胸痛、急腹症、意识障碍等症状学,各类中毒、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淹溺的诊断与急救原则及相关理论的学习。 2.在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的学习将在认识各类急诊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过程中使学员逐渐形成更适合临床的综合思维方式,初步建立边救治、边观察、边诊断的急诊思维模式,逐步培养学员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已学习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和见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1、授课教师:刘琼教授、陈雪梅副教授、何发明副教授、万东副教授、沈娜主治医师、张苜主治医师、范晶主治医师、赵林主治医师。 2、授课对象:2013级临床医学。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1、课程类型:大课。 2、学时学分:大课32学时。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1、授课形式:中文+中英文双语教学。 2、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急诊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王育珊。2015年7月第二版。 2、参考书目:《急诊医学》(张彧主编,2010年5月第一版),《急诊医学》(沈洪主编,五年制规划教材第七版)、《王一镗急诊医学》(王一镗主编,第二版)、《诊断学》(陈文彬等主编,五年制规划教材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