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开课对象及适用专业:临床本科三系 主要内容及课程特点:《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整合了《检体诊断学》和十三项临床操作技能的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基本操作七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其中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为检体诊断学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学会采集与分析病人客观的人体资料,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熟悉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像、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以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最终达到能初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系统体格检查、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作出初步诊断;能完成格式正确、文笔通顺、简练,有系统分析与符合逻辑的完整病历;初步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诊断技能水平。基本操作部分教学内容是利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仿真模型与全真医疗设备、模拟的安全环境和可重复性训练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反复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考试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沟通与临床思维能力。课程建设主要沿自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教学的坚实基础、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内在要求。 本大纲根据陈文彬、潘祥林主审,万雪红、卢雪峰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第十二五”国家级规范教材《诊断学》第8版(供5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和陈鸿雁主编的教材《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与评估》,参考国家卫生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容进行组织编写。在教学目的的要求方面用“掌握”、“熟悉”、“了解”来说明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