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1.学科性质、学科主要内容及特点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是一门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结合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与工程学原理,从事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卫生学的研究;提出基本概念,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的知识,开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学方法,用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病人康复,改善卫生状况等目的。覆盖的领域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力学、神经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医学物理、系统生物医学、细胞与组织工程、康复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热物理等。主要特点是将工程学的方法应用到生物和医学领域以提高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水平,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生物体活动并帮助病患得到更好的照料以及提高健康个体的生活质量。 2.课程学习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定义、主要内容与范畴、发展历程、在高校发展的概况、应用情况,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工程交叉领域的知识,提升专业兴趣。 3.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章 生物医学工程学简介 第二章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教育 第三章 生物医学工程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 生物医学工程在医院的应用 第五章 学院办学历史及科研平台介绍 第六章 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研究未来的发展 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PP汇报及评价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周次 日期 节次 授课教师 授课内容 学时 授课形式 人数 4 2024-10-09 8-10 曹华 生物医学工程学简介 3 理论 50 5 2024-10-16 8-10 王振宇 生物医学工程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3 理论 50 6 2024-10-23 8-10 孟世和 生物医学工程在医院的应用--临床工程 3 理论 50 7 2024-10-30 8-9 杜永洪 学院办学历史及科研平台介绍 2 理论 50 8 2024-11-06 8-9 王振宇 总结与展望 2 理论 50 9 2024-11-13 8-10 王振宇 学生分组PPT汇报及评价 3 理论 50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理论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 考核形式:学生总成绩=线上线下学习行为(10%)+在线作业(10%)+在线测试(20%)+PPT汇报(25%)+小论文(35%)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 1. 董秀珍,俞梦孙.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董秀珍.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Ⅰ)[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3. John D.Enderle.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原书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 刘昌胜.生物医学工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 邓玉林,李勤. 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 谢德明.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