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人体概述(二)》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1. 主要目标:整合课程体系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基础与临床全线贯通”的课程整合改革,彻底打破科学界限及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对现有医学课程进行横向整合,实现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整合和优化,使学生能够前后融会贯通地学习关于人体防御体系相关知识,避免了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不同学科的重复知识,减少了学时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时间。 2. 主要内容:《人体概述(二)》,主要介绍人体防御体系,包括传统教学中的免疫学、寄生虫学及微生物学三门医学主干学科教学内容。具体内容整合如下:第一部分:正常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感染与免疫。第二部分:细菌的基本特性及所致疾病、病毒的基本特性及所致疾病及其他微生物。第三部分: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特征、常见寄生虫及所致疾病。 二、教学团队和授课对象: 1. 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免疫学、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的教授、副教授及博士共20余人组成。主要的教学成员见下表: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承担任务 1 杨春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主任 教授 在线课程规划、设计与协调实施 2 陈全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副主任 教授 在线课程规划、设计、建设与协调实施 3 何永林 重庆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 副主任 教授 在线课程资源管理、建设、运行与维护 4 金艾顺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主任 教授 专业理论指导 5 叶彬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教授 专业理论指导 6 杨晓燕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7 张静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8 徐蕾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9 田一玲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0 陆合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1 王毅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2 邹晓毅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3 陶崑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4 何思荣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5 武卫华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6 涂增 重庆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副主任 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17 周莲娣 重庆医科大学 免疫学教研室 副教授 在线课程实施、维护、运行 2.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儿科班(5+3一体化),儿科学本科,临床医学本科一系、二系。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1. 课程类型:整合课程 2. 学时学分:150学时,学分8.5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1. 理论课讲授89学时,实验课61学时。 2.考试方式:过程性评价 《人体概述(二)》过程性评价方案 临床医学(5+3)一系、二系和儿科班,临床医学本科一系、二系和儿科系的《人体概述(二)》课程总学时为150学时,其中理论课为89学时,实验课为61学时。该课程由免疫(29学时理论和15学时实验)、寄生虫(24学时理论和23学时实验)及微生物(36学时理论和23学时实验)三部分教学构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学习,合理评定学生成绩,特制订本过程性评价方案: 1.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平时成绩满分100分,以4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如下: (1)实验成绩(34分):由实验课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提问或测试等进行综合评定,每次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记录册中作为评定依据。免疫、寄生虫和微生物各10分、12分、12分,实际得分记录入平时成绩册对应的1组、2组和3组。批阅、保存实验报告。实验课老师提供电子版和签名纸质版给教学秘书。 (2)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情况评分(66分),具体分配比例如下: (1)课程论坛:20%,即在答疑讨论板块,发贴提问或者回复老师或同学贴子问题(至少免疫3次、寄生虫3次、微生物4次)。 (2)课程资源:15%,即在线阅读、浏览课件、微课及视频等资源。 (3)在线时长:20%,课程总在线时间统计。 (4)课程作业:20%, 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免疫1次、寄生虫1次、微生物1次)。 (5)在线测试:20%,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在线测试(得分要计算测试的正确率,至少完成免疫4次、寄生虫3次、微生物5次测试)。 (6)随堂教学:5%,随堂测试,随堂问卷等互动环节(至少免疫1次、寄生虫1次、微生物1次)。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王娅兰. 人体概述.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李凡.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陈艳.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 4.曹雪涛.医学免疫学. 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课程通知 >>更多
  • 无法登陆腾讯会议紧急联系电话13648364998 2022-12-31
  • 人体概述(二)期末考试平台安排通知 2022-12-30
  • 2022-2023-1人体概述(二)期末考试题型发布 2022-12-20
  • 本学期作业测试及其他教学活动截止时间通知 2022-12-14
  • 请完成病毒性状-流感病毒小测试(截止12月25日)) 2022-12-14
  • 请完成阶段在线小测试通知(截止12月25日) 2022-12-08
最新动态
  • 何永林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无法登陆腾讯会议紧急联系电话13648364998
  • 何永林修改了通知公告人体概述(二)期末考试平台安排通知
  • 杨春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人体概述(二)期末考试平台安排通知
  • 杨春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2-2023-1人体概述(二)期末考试题型发布
  • 杨春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本学期作业测试及其他教学活动截止时间通知
  • 何永林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请完成病毒性状-流感病毒小测试(截止12月25日))
  • 何永林发布了新的测试2022-2023-1人体概述(二)阶段测试(病毒性状-感染免疫-流感病毒)
  • 蒋仁举发布了新的话题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的真菌?
  • 蒋仁举发布了新的话题对低温敏感的病原体?
  • 蒋仁举发布了新的话题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有哪些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