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 1、主要目标:本课程通过社会医学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医学理论,并且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评价常见的社会卫生问题;增强学生对常见社会卫生问题的了解;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关系;了解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研究、生命质量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社会病防治和慢性非传染病的管理等。 2、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社会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二是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卫生政策、社会文化因素等;三是医学模式等;四是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生命质量评价、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等。 3、授课教师: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张滨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所有教师都是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 4、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专业必修课,需要56学时左右,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学分3.5分。 5、授课对象:临床医学、非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 6、教学方式:授课以理论为主,同时开始实验课,学习理论要辅之以实际问题。考核以期末闭卷为主,同时结合试验报告和平时成绩。 7、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李鲁. 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9月第4版;参考书目卢祖询 社会医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