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生物统计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阐释生物领域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是生物信息学与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定于第四学期进行,是在学生已学习《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所开设的。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在简要了解生物统计学的概念、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侧重对生物学、医学研究中试验资料的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本学科的主要内容共8章:统计描述部分,包括:常见统计描述指标、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推断部分,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双变量分析;科研设计概述。 本课程属于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对生物学、医学研究中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的基本技能。具体地,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收集、整理试验资料的方法;2)培养学生掌握数据资料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常用方法;4)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医学试验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能力;5)通过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统计思维能力。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邓丹(教授)、雷迅(副教授) 授课对象: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学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专业核心课,必修 教学时数5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习20学时,计3.5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认真讲授,让学生真正掌握。同时,基于应用型学科特点,本课程将在每种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方法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布置相应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多加练习,以加深和巩固教学效果。 考核方式:由期末网络机考与形成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① 李春喜等,《生物统计学》(第五版),科学出版社 ② 杜荣骞,《生物统计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 叶子弘,陈春,《生物统计学》,化工工业出版社 ④ 颜虹,《医学统计学》(八年制,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⑤ 李康,《医学统计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⑥ 李晓松,《卫生统计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通知 >>更多
  • 2020-04-26第十二次理论课(5月4日补课)的安排 2020-04-21
  • 2020-04-26第十一次理论课与第七次实习课的安排 2020-04-21
  • 2020-04-20第十次理论课的安排 2020-04-19
  • 2020-04-13第九次理论与第六次实习课安排 2020-04-08
  • 2020-04-06第八次理论课与第五次实习课补课安排 2020-04-07
  • 2020-03-30第七次理论课的安排 2020-03-25
最新动态
  • 邓丹发布了新的测试第七次实习课签到
  • 邓丹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一次理论课签到
  • 邓丹发布了新的测试第十二次理论课签到(补课)
  • 邓丹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0-04-26第十一次理论课与第七次实习课的安排
  • 邓丹修改了通知公告2020-04-26第十二次理论课(5月4日补课)的安排
  • 邓丹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0-04-26第十二次课(5月4日补课)的教学安排
  • 邓丹发布了新的作业0420作业
  • 邓丹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0-04-20第十次理论课的安排
  • 邓丹修改了通知公告2020-04-13第九次理论与第六次实习课安排
  • 邓丹修改了通知公告2020-04-13第九次理论与第六次实习课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