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课程介绍 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两门既有关联又不相同的学科。 组织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微细结构以及相关功能的学科。细胞是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功能相关的几个器官组成系统。 胚胎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先天性畸形的的学科。首先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逐渐发育成熟直至分娩,历时266天,胚胎发育分为两个时期,前8周为胚期,第9周至出生为胎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均为医学基础形态学科,是医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后继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备的基础。学习本课程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平面与立体的关系;③抓住细胞、组织、器官结构的普遍性,理解各自不同的特殊性;④纵横联系比较,深化认识;⑤胚胎学的学习从静态结构了解动态变化。目前本科学生使用的教材是邹仲之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六版。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①能正确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以及主要细胞、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特点,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以及主要致畸因素和致畸敏感期。③能较熟练地观察、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能用语言、文字和绘图的方式对所观察的结构或者胚胎发生的形态变化进行正确的叙述、描绘。④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等。⑤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专业外文词汇,并列入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