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与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临床诊疗、妇婴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内容 讲课时数 示教时数 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 2 3 妊娠生理 2 4产科临床思维 4 5 妊娠诊断、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2 6 正常分娩 2 7自然流产 1 4 8 异位妊娠 1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 10 前置胎盘 1 11 胎盘早剥 1 12胎膜早破113早产、多胎妊娠21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 15 妊娠合并症 妊娠合并心脏病 1 妊娠合并糖尿病 1 16出生缺陷的筛查与预防2 17 异常分娩 3 2 18 分娩期并发症 2 子宫破裂1 产后出血 2 羊水栓塞119 胎儿窘迫 1 20 妇科临床思维 2 21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3 4 22子宫肌瘤1 23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3 子宫颈癌 3 子宫内膜癌 1 卵巢肿瘤 3 24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妇女保健 4 25闭经2 26 异常子宫出血 2 多囊卵巢综合症、绝经综合征 2 27 子宫内膜异位症 2 2 28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 2 29 子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2 30 计划生育 2 1 总计 60 28 开课对象及适用范围: 在校教学的本科(临床医学方向、麻醉方向)。 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人深,重点突出,适当介绍国外新成就,指出某些课题的研究方向。此外,应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与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计划,本学科教学时数为88学时.课堂授课60学时,临床见习28学时,讲课与临床见习之比为2:l,此外,另有5周毕业实习。考核方式有日常成绩考核和终末考试两部分。 相关的资源网站或课程参考书籍: 人卫社《妇产科学》第9版教材;中华妇产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