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小儿皮肤病学 使用教材: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 适用专业:儿科学5年制本科 课程类别:必修课 理论课上课时间: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9-17周 上课地点:5号楼三楼阶梯教室 实习示教时间: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11-18周 上课地点:皮肤科门诊及科教楼 学分:2.0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4 实习学时:12 课程的性质: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包括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两大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并分出了许多分支:如皮肤组织病理学、皮肤生理学、皮肤免疫学、皮肤真菌学、皮肤遗传学、皮肤美容学、皮肤外科学等,与其他许多基础学科形成了广泛渗透和交叉的态势。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充分依托于临床工作,本着以临床为重点、紧密联系基础、充分结合科研进展、在教学中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原则,通过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授课对象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皮肤性病学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及进展,掌握常用实验技能、进一步对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三大板块。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系统介绍皮肤解剖、皮肤性病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详细介绍常见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介绍皮肤性病学新进展。临床实习着重结合临床病例介绍皮肤性病的基本诊疗、预防知识及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教学和临床见习。 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查课,考核方法为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占10%,课间实习表现占1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实践教学环节:皮肤性病学课间实习是学生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见习增强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实际认识,从而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业要求:在课后布置作业,主要是一些病例分析。然后在课堂练习时,随机请学生讲解分析出的结果,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解答学生普遍性的问题。作业题型应当按照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例要求来安排。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皮肤性病学应以基础医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近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参考书选用:临床皮肤性病学,赵辩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安德鲁斯皮肤性病学(第九版英文影印版),Richard主编,科学出版社。

课程通知 >>更多
  • 感染性疾病作业发布,请所有同学在规定时间完成 2019-05-15
  • 2019下《皮肤性病学》示教安排 2019-05-04
  • 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2018-06-08
  • 新学期 2016-04-27
  • 见习示教地点更改通知 2014-06-13
  • 感染性皮肤病PBL教学 2014-05-21
最新动态
  • 余时娟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关于皮肤科实习-见习收获的调查问卷
  • 余时娟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关于皮肤科实习的问卷调查
  • 余时娟发布了新的作业2019性病(21分)
  • 余时娟发布了新的作业2019结缔组织病(9分)
  • 余时娟发布了新的作业2019变态反应性皮肤病(20分)
  • 王华发布了新的作业2019感染性皮肤病(25分)
  • 王华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感染性疾病作业发布,请所有同学在规定时间完成
  • 王华发布了新的作业2019皮肤总论
  • 王华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19下《皮肤性病学》示教安排
  • 王华发布了新的作业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