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课程特点: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它是侧重从形态学角度来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其主要从形态学角度阐明疾病的本质,从而为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关系。对组织器官形态学改变(即病理改变)的掌握是学好病理学的关键。因此, 病理学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即实验课)两部分进行。近年来为强化本科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缩短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数的差距,使理论课学时数与实验课学时数相当。一般采用先理论课学习,然后实习观察相对应的病理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感性认识,增强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既可以巩固掌握理论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使病理学与临床紧密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期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化规律,熟悉常见疾病的病理改变,临床病理联系,了解疾病最新病理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覆盖面: 病理学( 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e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病理学又是疾病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最可靠方法,因此病理学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课程共分10章,第1-5章为病理学总沦,又称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第6—10章为病理学各论,又称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总论所研究和阐述的细胞和组织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基本病理变化,为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而各论则是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种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例如肺炎、肝炎、肾炎、脑膜炎等,其基本病变均为炎症,这是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但由于各器官本身在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上的不同,其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转归以及有关临床表现和采取的防治措施各不相同,构成了每一个疾病的特殊规律。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有利于认识疾病的特殊规律,反之亦然。因此,学习中应注重总论和各论之间内在联系。 病理学可分为人体病理学 (human pathology) 和实验病理学( experimental pathology) 两部分。人体病理学通过尸体解剖(autopsy)、活体组织检查或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和细胞学( cytology)检查,对疾病做出最后诊断;实验病理学通过疾病的动物模型或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医学研究。 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耍的角色,故美国著名医生和医学史专家William Osler称“病理学为医学之本”。 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其学习必须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基础。而病理学本身也是临床医学各门课程的基础。病理学也是具有高度实践性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理论课和实习课学习形式。因此,学习病理学也要特别注意形态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之间的关系。 在临床医疗中,活体组织检查是迄今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细胞学检查在发现早期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筛选作用。对不幸去世的病人进行尸体剖验能对其诊断和死因做出最权威的终极回答,也是提高临床诊断和医疗水平的最重要方法。虽然医学检验学、内镜检查、影像学诊断等技术飞速发展,但很多疾病,尤其是肿瘤性疾病,仍然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才能做出最终诊断。 四、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1)网上提供教学大纲、相应学习课程的课件、教案、参考资料、复习题,还提供参考资料目录。 (2)所有教学内容通过 PPT文件呈现 (3)启发式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授课教师注重讲授的逻辑性、条理性,讲究授课艺术,并辅以多媒体教学,努力使讲课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通过视频教学录像实现。 (4)“PBL ” 教学方法 根据讲授章节内容,从实际问题(病例)出发,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达到学习目的。通常安排PBL讨论在先,相关理论课讲座在后,使传统的学习不断向PBL式的学习模式靠近。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 (5)互动式教学 通过提供提供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直接交流,包扩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意见、在线自测、课程教学学习交流平台等。目的是要达到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的效果。 五、授课对象要求: 具有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教育背景的医学生。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理论课教材: 《病理学》第8版,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病理学》 第1版,王娅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病理学》第2版,陈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6版. 王斌,陈命家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病理学》王连唐主编.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病理学》第7版. 李玉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Vinay Kumar.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第9版, 2012 其他参考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理学》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寄生虫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 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实验课教材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第2版,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4

课程通知 >>更多
  • 2020-2021-2学期期末考试 2021-06-24
  • 2020-2021第一轮期末考试通知 2020-11-15
  • 2019-2020-1学期第二轮期末考试通知 2019-12-30
  • 2019-2020-1学期第一轮期末考试通知 2019-11-22
  • 期末考试时间安排 2015-01-05
最新动态
  • 徐曼修改了通知公告2020-2021-2学期期末考试
  • 徐曼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0-2021-2学期期末考试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消化系统疾病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呼吸系统疾病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心血管系统疾病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肿瘤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炎症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徐曼发布了新的作业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