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开课对象、适用范围和授课教师: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医学影像系五年制学生,教师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其中附属第二医院承担了MRI与DSA成像技术的教学工作,儿童医院承担普通和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教学工作,附属第一医院承担CT检查技术的教学工作。大课教师均有讲师以上的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运用临床医学影像设备,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技术操作,并获得影像诊断资料的一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总论、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本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医学影像系的学生掌握多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原理、成像设备及基本的操作投照与扫描。 学习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方法,平时成绩包含课堂出勤/视频学习(5分);课堂评价(15分);随堂考试(10分)共30分,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教材与参考书目及相关的资源网站: 教材: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站: http://cqmu.fy.chaoxing.com/portal 1.李真林,雷子乔.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8 2.石明国,韩丰谈. 医学影像设备学.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8 3.余建明 曾勇明.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 4.杨正汉,冯逢,王宵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 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本课程为必修考试科目,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大课为51学时,示教小课为13学时。教学方式 授课形式为大课理论教学加小课示教,理论教学以讲授理论为主,示教重在实践。并通过PBL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