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运动系统疾病》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为了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改革,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重庆医科大学共同组织了本次"器官-系统"医学整合教材的编写。本次医学课程整合旨在深化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分界,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全线整合,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运动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是根据功能进行命名,而根据形态结构则可命名为肌骨系统,为强调临床诊疗中对运动功能重要性的认识,故以运动系统进行命名。运动系统以创伤和疾病为主,为满足"器官-系统"系列教材命名的统一性,本书以《运动系统疾病》命名,其中也包含了创伤的内容。 本书遵循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教材内部"淡化学科,注重整合",基础区段和临床区段相应教材对接、协调、统一,全套教材整体优化。本书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疾病为中心,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以优秀教学查房形式作为本书的结构顺序,与传统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在此需要加以说明。教学全程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培育学生仁爱奉献的医学人文精神。 本书以成人骨科、解剖、康复和影像等部分组成,同时涵盖了组织胚胎、病理、药理、诊断、小儿骨科和老年骨科的相关内容,维持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能体现相关领域的进展。近年来,运动系统的诊疗技术发展迅速,强调微创化、功能化和智能化,本对微创技术有专章介绍,并且强调对运动系统创伤与疾病的功能康复,特别是围手术期的功能康复。同时对于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整合了运动系统相关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运动系统疾病治疗基础药物介绍;第三部分为运动系统创伤与疾病总论和各论,本教材疾病分类参考了ICD-10,为满足今后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诊断相关分类做了铺垫;第四部分为运动系统综合病例,是本系统经典病例,同时存在其他系统疾病,本教材着重以临床诊疗思路为导向进行分析,建立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方法。 本大纲的制定主要参考了五年制、七年制临床专业外科学教学大纲,并补充了组织胚胎学、解剖学、药理学、康复医学、影像学和病理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大纲,囊括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临床规范化培训要求。 教学时数按我校规定安排,理论课37学时,示教61学时,共98学时,其中理论课英文教学20学时,实验课英文教学12学时。 参考书目 1.柏树令,应大君,丁文龙,崔益群.系统解剖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田伟.积水潭实用骨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李和,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贺西京,裴福兴,田伟.运动系统损伤与疾病.第1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6.南登崑.康复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吴孟超.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沈守荣. 临床技能学.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9.杨世杰. 药理学,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0.杨宝峰. 基础与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1.金征宇,龚启勇.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2.白人驹,徐克.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3.赵玉沛,陈孝平. 主编. 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4.丁自海,杜心如.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5.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脊柱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6.侯树勋.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刘渤发布了新的作业2018上半年运动系统在线课程作业(对象:2015级5+3)
  • 刘渤发布了新的话题请大家发言
  • 刘渤发布了新的话题请大家思考
  • 黄伟发布了新的作业2016-2017下学期骨科在线作业
  • 刘渤发布了新的作业2016-2017上学期骨科在线作业
  • 黄伟发布了新的话题 肩关节脱位
  • 黄伟发布了新的作业骨科单选题